聯系電話:
400-660-9986
玉米象Sitophilus zeamais 體長2.9~4.2毫米。體暗褐色,鞘翅常有4個橙紅色橢圓形斑。喙長,除端部外,密被細刻點。觸角位于喙基部之前,柄節長,索節6節,觸角棒節間縫不明顯。前胸背板前端縮窄,后端約等于鞘翅之寬,背面刻點圓形,沿中線刻點多于20個。鞘翅行間窄于行紋刻點。前胸和鞘翅刻點上均有一短鱗毛。后翅 發達,能飛。
雄蟲陽莖背面有兩縱溝,雌蟲“Y”字 形骨片兩臂較尖。 成蟲啃食,幼蟲蛀食谷粒。
二、危害特點
1. 直接危害:幼蟲蛀食糧粒內部,造成空殼、碎粒,降低糧食重量和營養價值;
2. 間接危害:蟲害糧粒易受霉菌污染,可能產生毒素;
3. 傳播途徑:通過糧食調運、包裝材料、倉儲設備等傳播擴散;
三、防制措施
1. 預防措施 倉儲管理:入倉前徹底清理倉庫,清除殘留糧食和蟲源保持糧倉干燥(糧食含水量<12%),溫度控制在15℃以下新糧與陳糧分開存放物理防護使用防蟲糧倉或密封容器儲糧 糧堆表面覆蓋塑料薄膜或惰性粉隔離層
2. 物理防治 低溫殺蟲:15℃冷凍處理48小時 5℃以下低溫儲藏 高溫殺蟲 55℃熱處理2小時,夏季日光曝曬(糧溫達50℃以上)機械除蟲風選、篩選去除蟲蛀糧粒使用誘捕器監測蟲情
3. 化學防治 熏蒸處理:磷化鋁熏蒸(36g/m³,密閉57天) 二氧化碳氣調(濃度>35%,處理15天) 防護劑處理 馬拉硫磷(糧食用劑量)硅藻土(1kg/t糧食)
4. 生物防治 天敵昆蟲:寄生蜂(*Theocolax elegans*) 微生物制劑:蘇云金芽孢桿菌(Bt) 植物源殺蟲劑:印楝素等
四、綜合治理建議
1. 收獲后及時干燥,降低糧食含水量 2. 入倉前徹底清消倉庫
3. 采用"雙低"(低氧、低藥量)儲藏技術 4. 定期檢查糧情,發現蟲害及時處理 5. 不同防治方法交替使用,避免產生抗藥性
五、注意事項
1. 化學藥劑使用需嚴格遵守安全間隔期 2. 熏蒸作業必須由專業人員操作
3. 注意防護劑在糧食中的殘留限量
4. 生物防治需考慮環境溫濕度條件 通過采取"清潔衛生為基礎,物理防治優先,化學防治為輔"的綜合治理策略,可有效控制玉米象的危害,保障糧食儲藏安全。
建議根據不同地區、不同倉儲條件,制定針對性的防治方案。